如何教育孩子做应该做的事
导语: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?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最科学?其实,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,无非是要做好三件事情。到底是哪三件事情?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第一个方法,幽默提示。
举例,孩子应该洗澡了,可是他仍然迟迟不肯行动,你可以模仿机器人走路的样子和说话的声音,对他说:先生,请您洗澡了!这个方法能够透过传达愉快的情绪,调动孩子的积极性,提醒他去做应该做的事情。
第二个方法,添加痛苦快乐法。
有时候孩子不去做某件事情,是因为痛苦不够。比如我的孩子有时候喜欢躺着看电视,我觉得这样子长期下去会近视眼,于是我就告诉他,孩子,这样子看电视,会成为近视眼,别人都会嘲笑你的,我这样子说,给他痛苦,有效果还是没有效果?没有。为什么?因为很小的小孩子不喜欢听那些大道理,尽管大道理中有你添加的痛苦的成分存在,那么,应该如何说?我是这样子用很夸张地声调说的,哇,不得了!孩子,床上有小虫子,它会爬到你身上的!不过坐起来就没事情了,它就不敢往你身上爬了!你看,爸爸就坐起来了。
然后儿子就坐起来的。也就是说,你要给那些很小的小孩子当下的痛苦,当然,不是打他骂他惩罚他,而是有时候需要夸张或虚构一些痛苦–现在就能感受到的痛苦,有时候你不要说未来有多么痛苦,不要说吃雪糕会拉肚子吃药打针,很多小孩子不喜欢理性思考,对未来的痛苦有一定的免疫性,当然,不是绝对的,在道理可以说得通的情况下,我们就不用在当下找痛苦了。给孩子快乐,比如让孩子学习,可以告诉他,只有透过学习认识文字,才能更好的去看漫画书。看漫画书就是一种快乐。痛苦法和快乐法,可以单独运用,也可以合并使用。
第三个方法,转移注意力。
孩子哭闹时,用这个方法,也叫做打断惯性。这个时候,你可以给他讲一些他从来没有听过的故事,或者用什么别的东西吸引他。
相关推荐
-
儿童遭受家庭暴力怎么办
导语:从心理健康角度讲,这样的行为是可以预防的。主要是提高家长的个人素质。家长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,因此家长要对自己有所认知,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达方式,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…
-
教育宝宝的三大硬伤你占几条?
导语:教育宝宝,有很多你“想当然”的做法事实上是错误的,并且错得很离谱,正是这些想当然的行为扼杀了孩子最深的纯真。不要用自己的权威去吓宝 教育宝宝,有很多你“想当然”的做法事实上是…
-
孩子看色情电影该怎么办
导语:孩子看到餐厅里的人体画应该怎么办?孩子看色情电影该怎么办?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。孩子问什么,妈妈就镇定地回答什么,答案要符合孩子的年龄认知,不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心理影响。 孩子问…
-
“懒妈”教的孩子更独立 你看了就知道!
导语:很多妈妈也是为孩子操碎了心,可殊不知正是因为她们的过分勤劳,孩子丧失了很多锻炼能力,导致孩子的自主能力下降,所以妈妈们也可以适当的“懒”一下。 都说孩子是妈妈甜蜜的负担,尤其…
-
0-3岁需要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
导语:想要更好地开展早期教育,爸妈首先要具备一定科学育儿的能力,学习一定的早教知识。 “每个儿童应该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;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;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机会充…
-
儿童必备的6种黄金性格
导语: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,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。在早期教育中,性格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,属重中之重。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,以下6 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,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…
-
亲子沟通难,到底谁受了委屈?
导语:本来是为了孩子好,但他经常与自己对着干,身为家长的你,也许会感到很委屈。亲子沟通难,到底谁受了委屈?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和你一起分析。 本来是为了孩子好,但他经常与自己对着干,身…
-
这些防骗小常识必须告诉孩子 怎样才能减小孩子走丢的机率
导语:每一个儿童的失踪,就伴随着一个家庭的破裂,在这些欲哭无泪的家庭中,很多人可能并没有给孩子上过安全教育课,也没买过安全教育科普方面的… 每一个儿童的失踪,就伴随着一…
-
怎样应对爱“耍赖”的宝宝
导语:很多孩子都喜欢耍赖,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喜欢耍赖呢?那么怎样处理宝宝的耍赖事件呢?宝宝耍赖皮,让人很头疼。父母应了解孩子耍赖的心理,正确应对。 宝宝耍赖皮,让人很头疼。父母应了解…
-
对孩子的禁止其实是一种引诱
导语:您对你的孩子说过“不要”“不准”“不行”吗?你观察过孩子当时的表情吗?您清楚孩子当时心里所想的码?您想过这种话是否正确吗?今天我们将告诉大家您对孩子说这些话的危害。 “不许”…
-
孩子浮躁心理的产生原因
导语: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,社会利益和结构在进行着大调整,在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面前,不少家长的心理处于矛盾状态,既对改革的成果表示赞成和满意。 孩子浮躁心理的产生原因 孩子浮躁心理…
2020-09-21 -
春季入园 你给小宝准备内裤了吗
导语:时下就要步入春季入园,入园前家长们的准备工作很重要。现在就让小篇来告诉家长为孩子们准备小内裤的必要性吧!! 时下,很多幼儿园纷纷开启了春季入园,方便一些家长来妥善安置孩子。对…
-
孩子是如何学会“同情”的
导语:一个孩子出现真正的同情、同感至少要到两岁以后,尽管如此,这个年龄的情商还是不稳定、缺少连续性的。 有样学样,爸爸妈妈是启蒙 尽管你觉得孩子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就发展出了这种心志,…